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目的都是为了统一思想,巩固封建统治,只是他们采用的手段不一样。秦始皇烧掉诸子百家书籍,企图用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,结果失败了。汉武帝则采用引导的办法,提倡儒家学说,确立儒学为官学,从而开创了两千多年来儒家学说独盛的局面,儒家由此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。
三纲五常
董仲舒在孔子提出的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的正名说和韩非提出的“臣事君、子事父、妻事夫”的思想的基础上,系统地提出了“三纲”、“五常”的社会道德规范,从而完成了对于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改造。董仲舒以天道的阴阳对此作了论证。他把阳比为德,阴比为刑,天贵德而贱刑。根据这种阳尊阴卑的理论,在君与臣、父与子、夫与妻的关系中,前者对后者的统治以及后者对于前者的忠诚和服从,都是绝对的,无条件的。为了维系“三纲”的伦常关系,董仲舒还论证了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五种道德规范,他以阴阳五行为基础,认为“五常”也是永恒合理的。“三纲五常”是董仲舒的新儒学的重要内容,它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,是贯穿此后两千年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