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外,作为一个年过半百还能和妙龄女子约会的人,还必须做到不迂腐古板,甚至要比年轻人更加大胆开放。有一个段子说,罗素在北美旅行的时候,一群崇拜他的女大学生围住他,问他为什么后来放弃了哲学研究。罗素回答说:
“因为我发现我更喜欢性交。”
最后再说罗素干过的一件狠事。
在罗素的年代,代数一直缺乏一个像几何那样逻辑完备的体系。因此,数学家们创造了一个“集合论”,想给代数一个完备的公理体系。这是人类理性的一大胜利,引来当时数学界一片欢呼。
然而罗素琢磨琢磨这事,在不到30岁的时候提出一个“理发师悖论”。大意是说,在一个小镇上,有一个唯一的理发师。他理发的规则是,只给“不给自己理发的人”理发。那么,这个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理发呢?这就陷入了矛盾。
我们不细究这个悖论了,简单来说,罗素用这个悖论说明了集合论的一个无法解决的缺陷。
最惨的是当时一个搞集合论的逻辑学家,辛辛苦苦写了一本关于集合论的著作。在书即将出版的一刻,他收到了罗素关于这个悖论的信,一下子崩溃了。他意识到这本书完全是白写了。但是此时再修改他自己的书已经来不及了,这个逻辑学家只能继续出版这本书,并在书的末尾加上一句:“一个科学家所碰到的最不爽(undesirable)的事,莫过于在他的工作即将完成时却发现所干的工作的基础崩溃了。”然后他把罗素的信附在了结尾。